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本報特稿/世界經濟形勢與兩岸經貿合作/智庫論壇/政基金會財金組顧問林定、國政基金會助理研究員周信佑
May 8th 2014, 01:40

中央日報 – 

一、前言  回顧2013年,儘管復甦力道不如預期,但是全球經濟仍呈現回溫現象,展望2014年,全球仍需面對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失業率、通貨膨脹等問題,對未來的經濟前景帶來變數。  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東亞地區一直是全球經濟成長引擎,中國大陸更是代表性的地區,如今也面臨經濟成長率趨緩、民間消費力道不振、六月錢荒與地方財政債務嚴重等困境,過去靠政府投資拉高經濟成長的模式難以再複製,但在大陸放寬一胎化生育政策後,預期將帶來人口紅利,提高民間消費比重,內需市場應能獲得發展;台灣則因國內市場規模較小,國際貿易依存度高,近年又因全球出口成長率降低等衝擊,加上產業轉型不順利,創新能力與附加價值方面難以提昇,加上與我們出口市場重疊六成以上之南韓,其與全球許多國家簽署之自由貿易協定也在近年生效實施,無疑地更讓台灣整體經濟成長率受到限制,「保二」成為達陣目摽。  面對困境,掌握世界經濟形勢及加強兩岸經貿合作尤為重要。本研究將針對全球經貿趨勢及兩岸經貿發展作分析,特別是大陸十八大會議後,兩岸關係會不會有新的發展或變化,兩岸未來的經貿方向與政策方針。 二、全球經貿大趨勢  在WTO會員數目增加,多邊貿易體系立場不易整合,2002年開始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年的杜哈回合談判,截至目前為止各國尚未能就主要議題達成共識,然國際經濟情勢快速變遷,根據觀察有二大趨勢已然形成。 1.世界經濟區塊化  全球世界經濟形成已三大主體,分別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東亞自由貿易區。其中,歐盟今天已成為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組織。歐盟,包括27個成員國,1993年正式建立,區域人口約5億,國內生產總值(GDP)逾16兆美元,佔世界總GDP的25.8%,成員國中有16個採納歐元為流通貨幣;北美自由貿易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1994年正式建立,人口約4.5億,國民生產總值約17.3兆美元,佔世界總GDP的28%,若將拉美洲拉進來,將可形成一個包括34國、9億人口的大市場;至於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大陸於2004年11月29日與東協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朝推動成立自由貿易協議區(東協十加一)的方向推進,2010年時達到自由貿易區內物流零關稅。另一方面,日本與韓國也宣佈將自2005年開始,與東協十國協商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東亞自由貿易區(十加三)的起步,可望2015年逐步走向佔世界三分之一人口,GDP達到7兆美元,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的「東亞經濟共同體」。  除了這三大經濟主體外,全球區域經濟整合逐漸成形,未參與的國家有被邊緣化之顧忌,因此各國積極藉由簽署區域性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強化經貿互動關係。全球經貿由多邊協定走向雙邊,已是難以逆轉的趨勢,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近十幾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的FTA已達近三百個。 2.中國大陸與新興國家進入換擋期  從1978年起,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年平均成長率達到9.6%,2012年,中國大陸的GDP突破8兆美元大關(約8.38兆美元),超過美國GDP的半數,成為僅次於歐盟與美國的第三大經濟體。2013年大陸貨物進出口總額更達4.16兆美元,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中國大陸的經濟已經由紡織、鞋、塑膠等簡單加工工業提升到精密的電子產業,進而由生產大國逐步轉變為消費大國。歷經30多年高速發展後,大陸經濟也已進入換擋期,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難以再預期大陸經濟保持原來的高速成長。  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巴西、俄羅斯、印度等,相繼採取開放的經貿政策,將其廣大的土地、廉價勞動力與豐富自然資源,投入生產行列,繼而在高度經濟成長之後,以其龐大的人口與消費力,成為全球跨國企業競相爭取的新興生產與消費市場,但在高速成長期過後,這些新興經濟體紛紛因週期性因素、外部環境變換、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下,成長速度明顯放緩了,加上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的調整消息一出即導致新興市場如印度、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原本經濟處於高成長的國家,紛紛受到資金退潮的衝擊,成長力道減弱,但就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來看則呈現好轉現象,歐洲、美國的經濟復甦跡象明顯。 3.其它  除了上述的二大趨勢,有些方向亦是值得關注的,如環保意識抬頭、青年失業率增加、節能概念、資訊及科技技術發展迅速、產品週期縮短等。這些都是執政者與企業經營必須考量的因素,若不知將眼光放遠,只會逐漸為國際市場所淘汰。 三、大陸經濟現況  在總體經濟方面,中國大陸經濟近年來每年經濟成長率有略微為趨緩的現象, 2013年國內生產毛額達56.88萬億元人民幣,經濟成長率7.7%,較2002至2011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逾9%低,更是14年來最低;今年預估的經濟成長率也僅7.3%,部分研究機構預估未來數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恐在7-8%之間、甚至可能降至6%水準。  在進出口方面,中國大陸一直被視為世界工廠,每年進出口成長幅度驚人,近來受全球經濟景氣收縮及新興國家更低價競爭影響,出口成長大幅下滑,2012年與2013年外貿額成長率分別僅6.2%與7.6%,距離預定目標的10%與8%仍有些微差距,而2013年大陸外貿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一後,其中的貿易順差超過2400億美元,中美貿易競爭態勢也可能再起,相關的貿易壁壘、人民幣升值等拉鋸戰恐怕再度開打,加上外需市場呈現疲軟,展望未來全球經貿局勢並不利於大陸出口企業的拓展。  況且大陸貿易總量雖有成長,但企業利潤反而呈現下滑的趨勢。這問題大致可歸類為三面向:(1)大陸產品參與國際競爭主要依賴數量和價格優勢,很多商品核心技術並未掌握,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附加價值低,創新發展的基礎仍待加強;(2)全球經濟仍處於調整期,國際市場需求短時間不易回到全球金融危機前的高成長階段,在外需不振下,形成殺價競爭,不利於利潤增長;(3)大陸近年來生產要素(包含資源、能源、勞動力等)成本持續上升,環保意識抬頭,其中又以「工資上漲」問題最令製造商困擾,2013年中國大陸平均工資持續攀升,預估全國平均增幅達9.2%,高於2012年的7.6%,2014年將持續增加,不僅工資上漲造成成本壓力,中國大陸招工問題也嚴重惡化。因此,未來中國大陸如何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是亟須破解的重大課題。  不過我們認為中國大陸整體經濟依然保持著一定活力,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相對樂觀,以及大陸已啟動金融、市場准入、勞動力流動性、降低民間投資門檻與財政政策一系列改革,增加經濟成長效率與刺激內需市場,顯示擴大內需方案仍為大陸經濟施政重點,內需仍維持高速成長空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四月初的博鰲論壇開幕式中也再次強調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大餅,「今後五年,中國大陸將進口十兆美元左右的商品,對外投資規模將達到五千億美元,出境旅遊有可能超過四億人次。」  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未來5年內大陸維持7%的經濟成長仍是可以期待的。但若想建立長期的競爭力,維持快速經濟增長,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更大優勢,區域化與加速產業升級是必然的道路,在區域化方面可藉由東亞經濟圈的建立,東協十加一、東協十加三、東協十加六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擴大經貿影響力,在這方面中國大陸已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其次,在環保意識與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沿海的產業勢必朝技術、知識密集型方向發展,而將高耗源、污染與人力密集型產業遷往中西部等資源、勞動力較豐富地區。  大陸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後,服務出口結構不佳,金融、保險等技術知識密集型的服務出口占比較低,2013年服務貿易逆差額達到1,184.6億美元,為世界第一的服務貿易逆差大國,培養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的全球競爭力也是亟須著手的課題,這一變化趨勢將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且在中國大陸政府決心全力發展服務業的具體方向下,大陸第三產業(服務業)將越來越重要,第二產業退居次位,農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將逐步降低。 四、兩岸經貿發展  自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政府正式開放企業赴大陸投資,兩岸經貿的各項往來大幅增加,經貿依存關係日益密切,海峽兩岸的台商在此過程中的角色舉足輕重。近年來,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兩岸關係亦有所緩和,交流與合作的管道大大開拓,尤其是MOU、ECFA、海峽兩岸投資保障與貨幣清算的逐一簽署,讓兩岸貿易與產業合作更加頻繁而日益深化。  2013年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1,9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6.7%。 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406.43億美元;自臺灣進口1566.37億美元,貿易順差為1,160億美元,順差擴增21%。目前,臺灣是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 至於兩岸投資的部分,根據大陸商務部資料, 2013年大陸批准台商投資專案2,017個,實際使用額20.9億美元,累計共批准專案90,018個,實際利用額達591.3億美元,占大陸累計實際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4.2%,卻佔我國對外總投資的一半;台灣經濟部2009年6月30日亦正式放開陸資企業赴臺投資,並以「正面列表」的方式對大陸投資進行管控,大陸對臺投資仍然呈現出穩步發展態勢。截至2013年第三季,大陸對台灣投資8.3億美元。  總體來看,中國大陸早已成為我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重要投資來源地,尤其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後,未來金融、醫療到電子商務這些中國大陸向來相對保守的行業都有合作的空間與機會,兩岸經貿合作發展將持續加強深度與廣度,商機無限;至於台灣則是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後,大陸對臺投資的項目與金額亦可望增加,讓兩岸雙向投資正常化。  近年台灣自身經濟疲軟,對外貿易和民間消費成長緩慢,保2%成為目標,為求經濟的突破、轉型,政府積極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議(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議(RCEP),也成為台灣為因應此一趨勢而必須考量的重要政策目標,而由於區域經濟整合都會有高標準開放的要求,因此,台灣若要加入這些組織,對外開放之項目將更為廣泛,而若能與中國大陸先簽訂相關協議,則對我們能否成功地與國際經濟社會接軌,必然會有重大加分效果;另在經濟轉型方面,政府大力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以「三業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國際化與科技化)為主作為產業升級策略。  我們認為這些方針的大抵方向應屬正確,但因台灣內外複雜環境使其經濟轉型舉步維艱,讓政策推動大打折扣,若無法儘速整合力量、凝聚共識,加快台灣的產業升級腳步,提升研發、創新、行銷等方面的競爭力,在大陸經濟逐漸發展成熟之後,兩岸經濟的互補性也將逐年降低,兩岸產業恐由互補性轉為競爭關係。  總體來看,兩岸經濟合作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尤其是大陸經濟保持穩定成長,在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加快對台灣的開放合作、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帶動下,在政治環境未明顯變化的前提下,我們認為兩岸經濟合作仍將維持樂觀的發展前景。 五、兩岸經貿合作策略 1.不要先設定框框  兩岸簽訂ECFA後,經貿關係的架構已建立,未來應多透過經貿事務的溝通,「培養政治互信」。面對兩岸「非經貿」議題的協商,雙方政府亦應採取開放的態度,不要先設定框框。 2.全球都捲入FTA競賽,台灣無法置身事外  近年來,中國大陸簽署了10個FTA,韓國8個,日本則有13個;韓歐、韓美FTA才剛生效,就已對我國在歐美市場造成衝擊,韓國近期更加速推動中韓FTA、中日韓FTA的談判。未來若無法打入計劃在2015年建立的東協、ASEAN加三(中日韓)或ASEAN加六(中日韓紐澳印度)的貿易圈,台灣與全球區域整合的連結將愈來愈弱,邊緣化恐將成真。  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如同證交所董事長薛琦所言,「簽FTA,步伐要大一點,要跨大步。」我們應有更大的企圖心去推動,甚至尋求兩岸合作共同拓展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亦應是選項之一。 3.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香港自2004年開辦人民幣存款,截至2014年2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及存款證總額達1兆1,28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我國有台商在大陸實質的投資,且與大陸的MOU 及 ECFA 都陸續在進行中,人民幣的資金回流機制,遠勝於港。據統計,自去年2月6日正式啟動DBU(國內外匯指定銀行)人民幣業務以來,業務開放剛逾一年,人民幣存款已占整體外幣存款三成以上,明顯超過香港的24%。若以台灣有32兆元的存款推估,人民幣在台灣的資金池來極有希望超越香港。加上金管會也計畫藉由發行寶島債,來增加人民幣資金的去化途徑,對台灣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有相當助益。人民幣未來有可能在2015年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貨幣,我們若能抓住此一歷史契機、掌握人民幣這塊大餅,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將可再創新局。 4.大陸服務業市場是新興商機  自2008年以後,中國大陸服務業市場快速成長,2011年服務業產值增加近1.4倍,約佔GDP43%左右,比例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準,也落後於金磚四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發展相對製造業的發展滯後,以至於大陸不僅是貨物貿易順差大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服務貿易逆差大國,2013年服務貿易逆差額達到1,184.6億美元。  大陸做為全球僅次於美國及歐盟的第3大經濟體,服務業占GDP不到50%,勢必需要加快服務業發展步伐,優化服務業產業結構,根據「十二五」計畫,大陸計畫到2015年時要將服務業產值要提高到47%,成長空間極大,而台灣服務業發展蓬勃,創意、創新技術及人才培育都具領先優勢,若能結合大陸龐大市場和發展空間廣闊等優勢將可事半功倍,再創新局。  隨著ECFA下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完成協商,未來勞務及最終消費品的需求將會大增,兩岸服務業合作將成為新亮點、新商機,兩岸服務業正處於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絕佳時刻;正如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所說:「大陸與台灣的關系是「紅花配綠葉、綠葉襯紅花」,真正相得益彰。」  基於此,過去兩岸經貿以產業合作為主,未來將逐步轉向以服務業合作為主,加強兩岸服務業的發展合作將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新起點,也是兩岸經濟發展的必然取向。建議未來台資企業可考慮以具知識技術與創意型的服務業作為進軍大陸市場的優先考量,有較大的機率獲得突破與較高收益。  以兩岸金融業為例,大陸金融業者經營績效驚人,但過於人治,制度、訓練、監理與管理等方面仍有進步空間,而我國金融業2013年資產報酬率(ROA)雖達到近15年新高,約0.68%,與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國平均卻在1.2%∼1.4%之間比較,則我國金融業的報酬率依然偏低,在此情況下,若要解決我國金融業長期過度競爭的困境,就須加速金融整併,同時打開國際市場,讓金融業更為開放,《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訂更是國內金融業大展長才的契機,因為在開放業別項目中,對電子商務與金融產業的效益最為顯著。預估在5年內,台灣在大陸的金融分支機構可能由12家增至逾百家,不僅能提升國內金融業的綜效,亦能加速大陸金融產業的升級與優化。 5. 加快臺商轉型升級、提高附加價值  大陸目前已成為全球外資投入最多的區域,呈現過度投資,供給過剩的現象,加上勞動力緊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意識抬頭,企業融資成本增高,自有資金不足等問題層出不窮,企業綜合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再度被壓縮,尤其是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出現較大缺口,間接制約一些高耗能台商企業的生?運營。這些壓力無不?明部分台商企業依靠勞動力、資源環境投入而缺乏創新能力的生?方式,依靠擴大?能制勝的競爭方式,已經不再具有永續性。大陸部分台商面臨的挑戰嚴峻。  事實上,任何一個危機都是一個轉機,大陸經濟仍持續增長,製造效率高、市場規模大,台商企業若能抓住機遇轉型升級,加快創新和品牌的建設,開拓新領域,實現?業擴張,何嘗不是一個新機遇。目前大陸各級政府已多方面積極探索扶持政策,積極支持台商轉型升級,企業可以把自身需求與當地政府多加夠通協調,尋求當地政府的支援,重新思考經營策略,創造雙贏。  我們建議的因應方式有二:其一是加強研發,提高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其二是發展高毛利的利基市場。端視企業規模、財務、技術門檻與人才等條件而定。 6.放寬「大陸企業來台投資」限制  2008年以後,兩岸關係逐漸緩和,交流與合作的管道愈來愈多,尤其是以往影響兩岸經貿活動的問題,在近兩年來,已有很大的進展及突破,包括:MOU、ECFA、海峽兩岸投資保障,以及貨幣清算等…等兩岸協議逐一簽署,台商赴大陸投資上限鬆綁,讓兩岸貿易與產業合作更加頻繁,並日益深化,大陸政經環境變化,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影響也愈來愈大。尤其是2009年7月,我們開放大陸企業來台投資,揭開了海峽兩岸雙向直接投資的序幕,這是兩岸經濟發展一個重大標誌性轉折,意義重大。 但目前大陸企業來台投資進展有限,兩岸不對稱的投資格局沒有根本性改變。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台灣政策限制仍多,建議在無國家安全與技術流失之虞的前提下,拋棄意識型態,藍綠對立,進一步鬆綁陸資來台投資限制,由「正面表列」改為「負面表列」;二是持續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促進產業升級,以吸引資金回流及更多外資、陸資前來投資。 7.兩岸自主創新,共創品牌  兩岸產業優勢上可以互補,在科技業方面,台灣有很強的上中下游技術整合及專利佈局,大陸則擁有代工規模;在服務業方面,台灣有專業創新、人才培育等優勢,大陸則有廣大的市場與消費力,兩岸產業合作共創品牌,正是時候。目前兩岸已在電信、平板顯示、LED、太陽能光電、風力機等5項產業中陸續找到制定共同標準的方向,部份行業更已「先試先行」。如果未來雙方可以進一步在建立兩岸企業合作平臺等方面加強合作,相信必能加速兩岸共創品牌的速度。 六、結語  我們對於兩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在ECFA的架構下,透過制度化的協商互動機制,為雙方創造更多商機,把餅造得更大,不僅有更多台商至中國大陸投資,亦可以見到更多的大陸企業來台發展,且伴隨著兩岸各項制度限制逐步鬆綁,貿易、經濟與產業等不同面向的合作,提升兩岸產業競爭力,將華人品牌帶向全球,達到「共創兩岸與全球產業標準、共創華人與全球知名品牌」的目標。  經濟的提升,兩岸人民生活改善,不僅兩岸互蒙其利,屆時和平談判,也容易水到渠成。經濟往來,建立兩岸經濟共同體,人民有更深的交流,就不容易產生非和平的想法,加上兩岸同文同種及普世價值的作用,和平基礎就會更加穩固,這才是未來兩岸子民的福氣。 參考文獻 1. 王騰坤(2010),「區域整合下的準邊緣化與經濟再生-以政經分析途徑論ECFA」,國立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2. 朱浩、黃兆仁(2008),「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對東亞經貿的影響」,《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1卷第7期,頁98-104。 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2),《兩岸統計月報》。 4. 林建甫,「打造MIT品牌 救中小企」,2009.10.23經濟日報A4版。 5. 高孔廉、鄧岱賢(2004),「區域經濟整合給台灣經濟發展的啟示」,《國家政策評論》,頁117-123。 6. 童振源(2005),「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東亞區域整合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員遠景基金會、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主辦,台北市。 7. 曾志超(2009),「兩岸經濟情勢及兩岸深入合作方向」,《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8. 莊朝榮(2008),「中國的亞洲區域整合策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1卷第10期,頁72-76。 【中央網路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奇摩商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